本文是易智编译对SCI论文的相关介绍,分析了我国SCI论文的总体状况及所有SCI学科的占比情况。目前,易智编译(EaseEdting)已协助超过3万科研工作者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科研成果,好评率高达98.6%。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是由美国科学技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目前它隶属于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公司,在线查询平台有Web of Science(WoS, 之前被称为Web of Knowledge)和SciSearch等。它和EI(工程索引 )及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 并称世界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中以SCI最受关注。SCI所收录期刊的内容主要涉及数、理、化、农、林、医、生物等150个基础科学研究领域,主要适用于评价基础研究的成果。
科学论文发表后会被以后的研究者引用,只有被研究者引用,才能起到对科学真正的贡献。衡量科学论文的价值和质量的重要指标就是论文被引用的数量。一般来讲,被引频次越高,说明该论文在它所研究的领域里影响越大,越被国际同行重视。不同科学期刊发表的论文质量差异很大,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 IF)是SCI系统通过大量的引文统计,某期刊上一定时期内发表论文平均被引用的次数对该期刊的评价指标。但由于存在作者自引、反引、 “友情互引”、一般意义上的“罗列式引用”,以及不同领域研究人员数量及经费投入差异等情况,仅仅根据文献引用情况讨论个体研究者或期刊的学术质量可能不够科学和全面。在我国将SCI论文及所发布期刊影响因子作为科研考核主要或重要指标的做法也广受争议。但应用实践表明,SCI的引文统计数据用于宏观层次(如国家或研究机构)的整体科研评价更具有统计和指导意义。
对于我国科学论文的发表、引用等情况进行分析,可以从宏观上了解我国科学研究的状况,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从SCI论文产出总数来看,我国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可以说是SCI论文大国;但如果按单位人口来计算,我国SCI论文产出数量处于较低水平,还达不到世界的平均水平。在世界论文总数前20名国家中,我国单位人口SCI论文产出仅高于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比巴西略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单位人口发表SCI论文更是处于很低的水平,只有表现最好的瑞士的约二十五分之一,是美国的约十分之一。
从SCI论文总数来讲,我国各学科发展很不均衡:化学和材料科学两个领域中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生物与生化学、计算机、工程、环境/生态、地球科学、数学、药学与毒物学及物理学等9个领域排名第二;农业科学排名第三;临床医学和微生物学名列第五;经济与商业、多领域交叉及神经科学与行为学排名稍后,为第六名;而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和精神学与心理学两个领域最差,排名第十;排名较差的还有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社会科学及空间科学。
从论文引用情况看,各领域论文的引用情况较论文总数的排名偏后。总数排名第一的化学和材料学的引用数排名第二;总数排名第二的计算机和工程在引用数也是排名第二。值得一提的是,论文总数排名第三的农业科学的引用总数排名第二,是所有领域中引用排名高于论文总数排名的唯一学科,说明农业科学的SCI论文整体质量高于其它学科,也说明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国家对农业的重视。相反,生物与生化、临床医学、地球科学、免疫、神经科学与行为学、精神病学/心理学和空间科学等学科的引用数排名大大落后与论文总数排名,是论文质量相对差的学科领域。其它学科的引用排名与论文总数排名差别不大。
衡量一个国家科学研究水平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就是顶级论文(Highly Cited Top Paper)的数量。顶级论文是在某领域具有重要引领作用的文献,也是对前沿学科的重要贡献。
从顶级论文数量来看,排名趋势与论文总引用次数相似。农业科学同样表现优秀,与化学、计算机、工程、材料科学和数学均排名第二;环境/生态和物理学的顶级论文排名与引用总数排名都是第三,是我国SCI论文质量水平较高的领域;地球科学虽然总引用数排名偏后,但顶级论文数排名比较靠前,名列第三,说明地球科学领域论文质量分化现象明显;临床医学、免疫、神经科学与行为学、精神病学/心理学和空间科学的共同点是顶级论文数排名比引用总数排名更差,属于论文质量差、顶尖论文更少的学科,需要这些领域的研究者共同努力提高;其它领域的顶级论文数量排名与论文引用数排名相似,也属于论文质量有待提高的领域。
易智编译的专家团队由临床医学、生物、化学、物理、农林、工程学 、天文学、地球与环境科学、人文社会学、商学等1200个细分学科领域,具有十年以上SCI论文编辑经验的近千名欧美教授、副教授组成。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和省份由于人文教育、经济发展、地理位置及生态环境存在较大差异,科学技术发展也存在着一定的不均衡性。作为中国政治和文化中心,北京不出意料地高居榜首,达到55.7篇;香港、上海、台湾遥遥领先于其它省份;天津和澳门紧随其后;最后一个直辖市重庆也明显高于其它省份。经济发达的省份SCI论文产出明显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如江苏和浙江的人均SCI水平明显高于其它省份;黑龙江、山西、云南、青海、内蒙古和西藏人均产出很低,产出最高的北京是产出最低的贵州的140多倍。值得注意的是,经济并不发达的吉林省SCI论文人均高于大部分省份;而陕西作为拥有较多高校,一直被认为是文化大省,其SCI论文的人均产出水平虽然高于多数地区,但与北京和上海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SCI论文的数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地区科研活动的结果。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4个直辖市的产出效率明显高于其它省份。山东省属于我国经济比较发达地区,但其单位GDP产出的SCI论文并不高,甚至低于人均GDP不足其一半的甘肃。广东也属于人均GDP较高,但单位GDP产生SCI论文数量较少。内蒙古虽属于边远地区,但人均GDP为7.19万元,接近江浙一带的经济水平,而每亿元产出的SCI论文水平大大低于经济水平接近的地区,不足北京的五十分之一,在全国垫底。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研发经费的投入,假设相同的研发费用形成的科研成果相近,这些数据可能说明,我国各省市区的科研费用投入在GDP中所占的份额有较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