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专业润色品牌,国际知名期刊推荐!

易智学术微信服务号

关注微信获取最新优惠和写作干货,随时手机询价或咨询人工客服,更可实时掌握稿件进度,加速稿件发表。

联系我们

18696157148

info@yizhixueshu.com

周一至周五:9:00-17:30

周六至周日:10:00-17:00

博士生发Nature造假,怕被调查扔掉实验室万元电脑,结局拖累导师受罚

发表时间:2024-09-26

作者:易智学术

浏览次数:1587


博士生一作发Nature被认为是“划时代研究”的论文,可谁知他从加入实验室的早期阶段开始,就开始了造假行为。后来,他伪造了极其庞大的数据,因为害怕被揭露,就把实验室的笔记本电脑扔了以掩盖罪责……

最后,Nature对他的文章进行了撤稿,而导师也被他拖累的受罚。

学术造假怕被发现
扔掉了实验室万元电脑....

此前,日本名古屋大学的博士生矢野裕太等人在  Nature 在线发表题为“Living annulative π-extension polymerization for graphene nanoribbon synthesis”的研究论文,被认为是“划时代研究”的论文,名噪一时。


图源:Nature

可好景不长,时隔1年多,该文章被撤回,主要原因是结论无法重复以及原始数据不能获得。由此牵引出,博士生矢野裕 参与研究的另外2篇论文, ACS Applied Nano Materials 及 JACS 的文章也由于涉嫌伪造数据,均被撤回。

随后,日本名古屋大学启动了诚信调查,发现这名博士生长期且不断地伪造数据,甚至为了破坏证据,他扔掉了属于实验室的 MacBook Pro 笔记本电脑(市场价值人民币1万元以上)。

通过日本名古屋大学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

这位博士生 在日常做实验的过程中,既没留下电子的实验记录,也没有原始的实验记录本,而是使用实验室共用的 Mac 笔记本,将数据保存在dropbox(一个云端储存网站)上。因为被通知要接受调查,他直接想到扔掉电脑,就无法证明是自己造假了 图片

图片来源:名古屋大学报告截图

真可谓迷惑行为.....

不过校方调查还是没有受到扔掉的电脑影响,学校方认定其存在严重学术造假行为,他的两位导师也因此受到处罚。

日本最大的官方科学资助机构JSPS(日本学术振兴会)作出惩罚决定: 矢野裕太被禁止获得资助7年;他的两位导师名古屋大学教授伊丹健一郎(Kenichiro Itami)及名古屋大学副教授伊藤英人(Hideto Ito)则被JSPS禁止资助3年。

JSPS官网

曾经顺风顺水的学术之路
出生于1992年的矢野裕太,求学路可谓是一帆风顺。

2011年,矢野裕太考入名古屋大学化学专业,在大三的时候加入在日本有机化学界拥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教授——伊丹健一郎团队。

从本科到博士,矢野裕太在伊丹教授的指导下不断精进,最后将自己的研究方向聚焦于开发石墨烯纳米带和全新的纳米碳结构合成方法上。求学期间,他也曾获得包括JSPS青年科学家研究奖学金、名古屋大学杰出毕业生奖、第18届新型芳香化合物国际研讨会post奖等在内的多项荣誉。

在导师的认可和专业领域的肯定加持下,矢野裕太俨然成为学术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2019年6月26日,他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Nature 在线发表题为Living annulative π-extension polymerization for graphene nanoribbon synthesis的研究论文。该论文首次报道了一种合成结构、宽度及长度均可控的石墨烯纳米带聚合方法,该法有望为研究石墨烯纳米带长度对其理化性质的影响奠定材料基础。作为通讯作者的伊丹健一郎也表示,“这项研究解决了一个多年以来的难题。为实现量产化(我们)已与企业展开合作,希望早日将该技术应用落地。”
日本媒体甚至报道称,这项研究被认为是“划时代”的成果,将在材料科学领域开辟一条全新的道路。

然而,就是这篇论文,也彻底颠覆了矢野裕太的学术之路。 

因无法重复,接连多篇撤稿
然而论文发表一年后,2020年11月25日,论文作者单位伊丹实验室主动将其撤稿,主要原因是结论无法重复,以及原始数据不能获得。随后,与Nature论文相关的2篇发表于ACS Applied Nano Materials及JACS的文章也由于涉嫌伪造数据被撤回。

公开撤稿前,名古屋大学也已启动诚信调查。

2022年3月16日,名古屋大学公布调查报告。调查显示,矢野裕太自2015年加入伊丹团队之后,便开始了他的作弊行为。在超过4年的时间里,他伪造的数据量极其庞大,甚至刻意进行了隐瞒工作,行为极其恶劣。为了破坏证据,矢野裕太甚至扔掉了属于实验室的 MacBook Pro笔记本电脑(市场价值人民币1万元以上)。不仅不尊重学术的严肃性,也破坏了实验室的公共资产。

调查排除了通讯作者伊丹健一郎及伊藤英人的不当行为,但指责他们未能更早地发现矢野裕太学术造假:虽经查明两人均未参与造假活动,但他们有责任对前研究生的科研造假行为进行监督,却未能做到这一点,可以说是本案的间接原因。
伊丹健一郎和伊藤英人也发表了道歉声明:向所有受此事件影响的人深表歉意……

我们将继续更加认真细致地开展科研伦理教育和科研数据存储、管理和验证工作。我们正在努力建立一个稳固的体系来恢复信任,并确保此类研究不端行为不再发生。

细数博士人群的迷惑行为

1. 博士连续6次向同事投毒,想让他休息一下

日前,网友曝光了一化学博士的恶劣事迹,引发了网友的广泛讨论。这名博士孙某因为觉得同事给他安排的工作太多了,每天工作10 个小时以上太累了,就通过连续6次的投毒方式,想让他多休息一下。

图片

据悉,这位博士用一种叫做叠氮化纳(NaN3)的剧毒试剂向同事投毒,每次投毒还会用天平进行精确的称量,控制投毒的分量。

孙某一共给同事投毒6次,前几次大概每次0.2~0.3g,用天平精确称量,但最后一次投毒的剂量超出了6倍左右!这个量,已经是在致人死亡的边缘试探了,也是因此,后期法庭认为孙某应当承担犯故意杀人罪的法律责任。

这位博士的结局令人唏嘘,不得不感叹,防人之心不可无啊!除了做出对别人造成威胁的致命迷惑行为,博士人群中的一些人,还做出过看似“人畜无害”的迷惑行为。

2. 清华博士发邮件,请求和建议同名者改名

2019年,据微博用户 @PITD 亚洲虐待博士组织 的爆料,清华大学一名博士生因同名同姓,为避免学术界上的混淆(发论文名字以音译显示),冠冕堂皇地“请求和建议”他人修改姓名。


网友忍不住回应:


图源:微博

3. 博士抄袭他人文章部分段落被发现后,又再次全篇抄袭同一作者!

郭某某博士毕业后入职杭州师范大学,成为了一名高校教师,却被网友@心匠 在豆瓣发贴控诉她多篇论文抄袭自己的文章,引发关注。

网友发现的开端,还是从知网上看到一篇题为《祁彪佳的园林世界》的博士论文,因为自己就对园林有浓厚的兴趣,平常也会经常在豆瓣上发表一些文章来和网友进行交流,于是秉着学习的态度,下载了这篇博士论文。结果阅读后却发现,文中多数片段都与自己自己在豆瓣上发表的2篇文章相似,因此揭露了这名博士的抄袭行为。

事后,这名博士的丈夫找到网友,希望删帖并称“随着大家的转发,郭某某这个人就被毁了”,网友考虑到抄袭篇幅不大,出于善良接受了这个结果。

谁知道这名博士又做出了迷惑行为!没过多久,网友又再次发现了郭某某的博士论文与自己在豆瓣上发的文章相似,而这次“基本上是全篇抄袭”。有网友还对两篇文章做了对比截图。经过对比发现,两者对比处正文部分存在多处雷同。


图源:网友@心匠文章和郭某某文章对比

网友找到郭某某,要求其撤稿抄袭论文,但郭某某表示没什么理由,不太好撤稿而回绝了网友的要求,因此,网友忍无可忍,再次发帖以表愤怒,事件在网上引发二次发酵。

随后,郭某某为平息此事,甚至和自己丈夫一同找到网友工作单位请求他删帖,并提出给予一万块补偿并以该网友的名义发表两篇论文,还要求网友签一份不追责声明。这些一一都被网友拒绝了,可他们夫妻二人纠缠不下,网友为躲避他们就远离单位、请假出行了。

最终事情闹到学校知晓,杭州师范大学通报:教师郭某某论文存抄袭现象,调离教学科研岗位。取消其职称晋升资格及各类评优评先资格3年;同时提请上级有关部门撤销郭彦努高层次人才资格。


图源:杭州师范大学

3个月后,她的博士学位也被撤销!郭某某的毕业院校南京艺术学院亦因其论文存在抄袭、剽窃,通报了撤销其博士学位的决定。

人在江湖(学术圈)走,哪有不湿鞋?一个看似侥幸的行为,未来可能就演变成了被热议的迷惑事件,最最最羞耻的是互联网是有迹可循的,只要是做过的事情就无法完全抹掉痕迹......以这些经典案例为戒,远离不成熟的想法,不然下一个“出名”的可能是自己了

相关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950-0

来源:科学网(刘子萌、Retraction)、募格课堂、Retraction、生物学霸、每日视点新闻、豆瓣等。内容仅做学术分享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侵权等行为,请联系我们删除,万分感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