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专业润色品牌,国际知名期刊推荐!

易智学术微信服务号

关注微信获取最新优惠和写作干货,随时手机询价或咨询人工客服,更可实时掌握稿件进度,加速稿件发表。

联系我们

18696157148

info@yizhixueshu.com

周一至周五:9:00-17:30

周六至周日:10:00-17:00

新规!举报学术不端,门槛降低!

近日,美国发布了一项修订后的联邦法规,规定明确,大学在处理学术不端行为案件方面将拥有更多自由裁量权。这是自2005年以来,美国研究诚信办公室(the U.S. Office of Research Integrity)首次更改这项法规。


据报道,该法规的最终版本与去年的提案有很大不同,最终版减弱了政府的监督权力。研究诚信办公室主任表示,去年,该办公室收到了200多条关于这项学术不端提案的建议。许多建议都认为当时的提案让学术不端的审查程序过于形式化和繁琐


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和乔治·华盛顿大学担任研究诚信官员的加里蒂表示:“这项法规平衡了我们职位的需求与学校监督机构的需求,这将赋予监督机构处理一些(学术不端)事项的自由裁量权。”


普渡大学负责科学诚信和研究合规的副校长詹姆斯·莫勒表示:“提案最初的版本中,很多内容要求每个环节中的人都要(向政府)做出回应,这会给监督机构带来巨大的负担。”


最终,该法规修改并放弃了最初提案中的许多方面,使各机构在如何运行学术不端程序方面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例如,该提案最初要求联邦资金的主要接受者对其赠款合作伙伴的合规性负责。在最终版本中,合作伙伴只需要自己提交保证即可。


另外一个让许多研究诚信官员感到高兴的重大变化是,新法规支持在学术不端程序的任何阶段发现“诚实错误”,而不仅仅是像以前要求的那样在调查阶段。莫勒表示,新规将很大程度节省研究诚信官员的时间和资源。


据了解,新法规将于2025年1月1日生效,所有监管要求将于2026年1月1日开始适用。









降低学术不端举报门槛

值得注意的是,新法规不但减轻研究诚信官员的负担,还降低举报人的门槛

首先,最终规则取消了问询和评估阶段的所有访谈均应进行转录的提议。美国西北大学研究诚信高级主任兼研究诚信官员协会主席劳兰·夸肯布什表示,抄写采访内容可能会让举报人产生“寒蝉效应”。

“研究诚信官员认为,这确实会让人们更难以放心地举报,”她说。“在西北大学,希望能营造一个人们可以安全举报学术不端情况的环境,这一点很重要不然人家不会举报。”该规则还删除了2005年政策中的一项规定,要求受访者在证人访谈期间必须在场。莫勒说,这造成了“对抗性法庭式的局面”。

此外,审查中每个阶段的时间安排也有所放宽。机构现在有90天的时间完成询问,180天的时间完成调查。

最终规则还对保密要求做出了明确。在2005年的规则中,研究机构只能向“需要知道的人”披露投诉人或被投诉人的身份,但这一类别没有明确定义,因此被解释为仅指那些直接参与研究学术不端诉讼的人。现在,研究机构可以向其他利益相关者发出警报,例如期刊编辑和出版商

顶级期刊《Science》系列的主编霍尔顿·索普认为,这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但还远远不够。他说,为了确保最准确的科学记录,监管部门应该主动要求研究机构通知期刊。

索普说:“这一过程中存在的官僚主义残余很难消除。”“我希望看到这些机构有更多的方向来告诉我们正在发生的事情。”








国内:加强科研诚信规范槛

在我国,对学术不端行为可谓是“0容忍”,有关部门此前密集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全面推进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治理,学术不端行为责任人,严重者或被开除或解聘。

例如今年1月,华中农业大学11名学生实名举报该校一名黄姓教授论文造假、教材编写造假、打压学生等学术不端行为,公开举报材料125页,引发广泛关注。学校学术道德委员会成立调查组立即开展调查,在已调查材料中发现所反映的实验图片、数据、结果等方面问题基本属实,初步认定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学校当即决定停止黄某某校内所有职务和工作

近日,中国科学院科研道德委员会还发布了《关于在科研活动中规范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诚信提醒》(以下简称《诚信提醒》),对科研人员和学生提出八项关键提醒,旨在保障科研诚信,并防范不当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可能带来的学术风险。

自2018年以来,中国科学院科研道德委员会已经连续第七年发布诚信提醒,内容涵盖学术评议、成果发布、科研伦理等多个关键环节,致力于推动科研人员恪守诚信,提升科研质量。

截至今年6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通报收到相关举报474件,均依法依规开展调查,对181名责任人和5家依托单位作出严肃处理。案件查处力度进一步增强,持续释放敢于亮剑、勇于斗争的鲜明信号。在此过程中,驻科技部纪检监察组指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坚持严细深实标准,明确证据规格标准,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依规有据,确保每一个案件的查处都经得起检验。

去年4月,科技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论文学术不端自查和挂名现象清理工作的通知》。根据该文件,地方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等需要开展为期3个月的学术不端自查清理工作,清理范围为2018年以来的学术论文。意味着所涉高校和机构需要倒查5年来发表的学术论文。随后,多所高校提出“彻底清理学术不端问题论文存量”,表示要落实各二级单位主体责任,彻底清理学术不端问题论文存量,遏制增量。



随着学术不端行为的不断曝光和公众对科研诚信的日益关注,全球范围内的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都在不断加强和完善相关法规和监管措施。在未来,我们可以期待学术不端举报机制更加健全和高效,举报渠道将更加畅通无阻,无论是内部举报还是外部监督,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回应。科研人员将不再因担心打击报复而对学术不端行为噤若寒蝉,同时,对于举报人的保护措施也将更加完善。只有当科研诚信成为一种自觉和习惯,我们的科学研究才能真正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贡献力量,开启一个充满希望与创新的科研新时代。


主要参考文献:
[1] Christa Dutton. “Colleges Get More Leeway to Handle Research Misconduct”. Chronicle. 13th September, 2024. Web.
[2] 教育部网站、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各部门网站、澎湃新闻。

 



文章来源麦可思研究

仅用于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发表时间:2024-09-26

作者:易智学术

浏览次数:948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