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部分高校对于东南亚博士的录用日趋谨慎,东南亚博士在寻求高校教职的道路上,面临的风险与不确定性也在增加。
此前有文章指出,目前国内已有高校宣布:原则上不引进东南亚、韩国等大学毕业的学科竞争力不强,发展潜力不足的博士。对于已在职攻读东南亚、韩国等大学的博士,……回校不享受安家费、科研启动费等相关待遇。
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不少东南亚博士求职者的焦虑和压力也因此日益加重。
有网友提问东南亚博士还值得读吗?高校还认吗?社交网站上,一大批正在求职的东南亚博士现身说法:网友mo:别来,答主博士QS100+,累计14篇论文,有一篇SSCIQ1,985本科、QS20硕士,在应聘时还是被卡了。网友De:东南亚博士早就不认了,答主是马来西亚泰莱大学的博士生,QS排名251排名,可能只能去华南某经济强省民办本科,而且要有SSCI科研成果才行。更不用说没有排名、没有发表论文的东南亚博士了,根本没有竞争力。网友Ru:QS排名146的马来西亚博士,求职华东某省份公办本科高校,相关负责人表示东南亚博士都不考虑。网友Hu:东南亚博士,当时求职中部新一线城市这边的高校,不说本科高校了,甚至周边的大专都基本没回应。(答主后已成功入职高校)网友Li:在GDP前5的某省求职,文科类东南亚博士基本都是一刀切,韩国成均馆大学(QS排名123)这种档次的都会被拒。此外,根据某财经类公办专科院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管理办法规定,在东南亚国家非世界综合排名前200位的院校取得博士学历、学位按照C类博士对待。国内“双一流”高校的博士,根据学校层次可认定为B类及以上。毕业院校如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则可认定为A类博士。对比相关福利,B类博士最高安家费40万且可安排配偶工作,C类博士没有安家费且不安排配偶工作。近年来,国内高校在引进人才时,不仅注重应聘者的学历背景,更加看重学术成果和研究能力,不再仅仅看重求职者的博士学位。而由于东南亚地区的高等教育水平参差不齐,一些高校的博士项目可能在招生、教学、评估等环节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招生标准不够严格,一些学术基础薄弱的学生也能轻易入学;教学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使得部分教师可能放松对学生的要求;而在学位授予环节,也可能因为缺乏严格的评审标准,导致一些学术水平不高的学生也能顺利毕业并获得学位。此外,据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网站消息,中心曾发布了三次对部分国外院校学历学位加强认证审查的公告,公告中提到:中心收到多起举报,反映部分国外院校曾针对中国市场大肆开设低质在线课程。为维护我留学人员合法权益,维持留学市场正常秩序,中心决定对部分海外院校的认证申请启动加强审查。三次公告共提到了14所高校/项目,其中七成是东南亚高校。第一次公告:印度尼西亚IBMT商学院、菲律宾永恒大学、泰国格乐大学、西班牙胡安卡洛斯国王大学。第二次公告:菲律宾黎剎大学、菲律宾卡威迪国立大学、菲律宾凯迪雷拉大学、菲律宾亚当森大学、马来西亚思特雅国际大学学院大学。第三次公告:马来西亚世纪学院吉隆坡校区-英国桑德兰大学(MBA项目)、蒙古CITI大学、印度尼西亚普瑞玛大学、法国巴黎学院(MBA项目,可同时颁发RNCP文凭)、法国克莱蒙高等商学院(MIB项目)。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一些高校在引进人才时,对东南亚博士求职者的学历背景产生疑虑。高校招聘真的不考虑东南亚博士了吗?有媒体曾向多所高校求证,其均表示不会因为博士毕业的学校而有所歧视,具体要根据提交的资料来判断。与此同时,媒体求证多所正在招聘博士二本和高职院校人事处,工作人员表示不会根据学校来筛选,不会介意东南亚高校,而是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做决定。一位北京某知名高校的人事处工作人员回应媒体称,招聘和评职称都没有排斥东南亚博士。而从近一年的高校拟聘用人员公示中,也能看到有东南亚博士成功入职的情况。某西部省部共建高校2024年博士专职辅导员拟聘用人员公示中部省属公办高校2023年公开招聘博士拟聘用人员名单(第三批)公示某中部三线城市的省属公办高校2024年公开招聘第一批拟聘用人员(博士)名单公示除了想在高校求职的应届博士生,在东南亚读博的另一大群体就是高校教师。据媒体报道,某东南亚留学中介曾表示,到东南亚读博的中国人一半是高校老师,动机大致是:评职称,行政人员转教师岗,或是被学校的鼓励措施推动。一些高校为了提高教师博士率、推动师资国际化,一些高校会推出政策鼓励教职工读博,但由于很多教师无法脱产读博、国内申博越来越难、部分高校更倾向应届硕士毕业生等多种因素下,很多有申博需求的大学老师将目光投向东南亚。据某民办本科高校2019年度工作总结中提到,学校出台《2019-2023年教师博士计划实施方案》,已有30余名中青年教师赴马来西亚、泰国等地攻读博士学位,学费报销已超100万元。但随着目前高校愈发重视教职工,在海外攻读博士学位的质量,有高校已经明确不支持教师申请排名靠后的高校。某职业技术学院在支持教职工读博的相关规定中提到,不支持教职工就读学校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或QS世界大学排名600名以外的国(境)外高校。而从最新的QS世界大学排名来看,很多东南亚高校都不符合要求,菲律宾仅有2所高校符合要求,新加坡和泰国各有4所、印度尼西亚7所。对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曾坦言,此前不少高校对教师的招聘、管理、晋升都提出要有海外博士学历要求,要提高博士教师的比例,甚至有高校组织教师到海外读博。实际上都在追求功利性目标,造成了近年来“水博”被质疑的情况。但目前一些高校开始调整用人思路,开始从重视教师学历向重视教师能力转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指出,对高校来说,引进人才最重要在于其个人学术能力,要尊重学术。学校需要在管理体制、评价机制上做出相应改进,让学校环境更适合做学问和相关专业的发展。文章来源:麦可思研究独家整理自红星新闻、极昼工作室、各校网站、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小红书平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