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太空再添一颗以中国科学家姓名命名的小行星——为铭记中国体质人类学和古人类学研究的奠基者、世界“今人类学”开创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汝康的卓越成就和贡献,国际小行星委员会批准将编号为317452号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吴汝康星”。
2020年8月31日是吴汝康院士逝世14周年纪念日,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何梁何利基金会、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当天在吴院士生前长期开展科研工作、身后长眠之地的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共同举办“吴汝康星”命名仪式,缅怀吴先生在体质人类学、古人类学等研究领域的丰功伟绩。
研究中国出土人类化石的第一位中国体质人类学家
吴汝康1916年2月出生于江苏省武进县,1940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生物系,1946-1949年在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解剖系学习,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1949年回国后任大连医学院解剖教研组教授、主任。1953-1956年在中科院古脊椎所前身中科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任兼职研究员,1956年起任专职研究员,先后担任该所古人类研究室副主任、副所长,并兼任北京大学、中山大学、香港大学教授,1980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吴汝康是研究中国出土人类化石的第一位中国体质人类学家,为中国1949年至1966年期间出土的大多数人类和猿类化石做出第一手描述和比较性研究,他关于蓝田、周口店、和县的直立人以及丁村、马坝、资阳与建平等处的智人化石的研究报告,一直是研究中国古人类学者的必读参考文献。从20世纪60年代起,腊玛古猿和西瓦古猿曾被认为是人类和现生大型猿类的祖先,吴汝康在对中国出土的大量化石进行研究后,于1987年将其归并,建立禄丰古猿的新属名,被人类学界广泛接受。
20世纪60年代,吴汝康根据对北京猿人的研究,提出从猿到人的过渡中“人类体质发展不平衡性”的概念,并在人猿分界的辩论中指出,直立行走、制造工具、大的脑子、语言、意识、社会等人类的重要特征并非同时出现,从古猿演变成人是一个大的质变过程,有一个漫长的过渡时期,这个过渡时期的生物属于亦猿亦人的阶段。他还提出:两足直立行走标志着这个过渡时期的开始;开始制造工具标志着过渡时期的结束;意识和语言萌发于制造工具之前。
1956年,吴汝康参加中国基础学科12年发展远景规划的制定。为推动中国体质人类学的发展,1982年他与同事创办中国第一本人类学定期刊物《人类学学报》,并任主编、名誉主编。为壮大学科科研队伍,他还培养了10余名研究生,现今中国古人类学的主要研究人员多出自其门下。
1965年和1984年,吴汝康与同事一起编写和出版了《人骨测量方法》和《人体测量方法》,并参与领导了中国工业人口成年人身体尺寸国家标准的制订。在一系列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他于1985年提出建立“今人类学”,主张将阐述现代人类群体体质变化发展的过程和规律的知识归纳于此领域,并为此开展很多基础性的工作。
学术成就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吴汝康1962年所著《巨猿下颌骨和牙齿化石》一书曾在美国、日本和韩国重印,被认为是中国古人类学的经典著作。1965年,他受东非坦桑尼亚政府的邀请,参加“东非人”头骨化石向坦桑尼亚政府移交的仪式。他还同日本东京大学尾本惠市教授合作领导了海南岛少数民族的人类学与语言学调查。
吴汝康是国际人类学和民族学协会荣誉终身会员,英国皇家人类学研究所荣誉学术委员,曾任国际史前史与原始史协会常设委员会委员,世界考古大会执行委员会东亚地区高级代表。在美国出版的《体质人类学历史百科全书》中,吴汝康是作为专门条目被列入唯一的“中国体质人类学家”。
吴汝康还重视科普工作,除经常为报刊撰写科普文章外,还出版有《人类的起源与发展》(第一、二版)、《人类的诞生与进化》,并与同事编写出版《人类发展史》等科普著作。
吴汝康荣誉加身,获奖频繁:1991年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2000年获香港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此外,他还获得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中科院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首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二等奖、第三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三等奖、全国卫生系统优秀科普作品奖等。
中科院古脊椎所表示,吴汝康是中国最重要的中国古人类学家,他从人类体质入手研究人类的进化过程,增加了人对自身的认识。他的著作为中国古人类学文献宝库奠定了基础,他的人才培养工作为中国体质人类学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他在国际学术界的活动增进了外国同行对中国的了解,他的活跃的科普工作为辩证唯物主义以及人类起源和进化知识的普及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吴汝康星”距离地球最近时为1.64亿公里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行星科学与深空探测研究部主任、小行星基金会理事长赵海斌研究员介绍说,“吴汝康星”这颗小行星于2010年8月7日晚被紫金山天文台的望远镜发现,它位于太阳系火星和木星的轨道之间,不停绕着太阳运转。2012年3月,该小行星获得“317452”的永久编号。
通过天文观测研究发现,“吴汝康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3.74亿公里,绕太阳一周需要4.04年。它距离地球最远时为5.95亿公里,最近时为1.64亿公里。“吴汝康星”的运行速度很快,每天可达159万公里,折合每秒18.4公里,但因为地球也在绕着太阳高速公转,所以人们在星空中看到“吴汝康星”只是在缓慢移动。
赵海斌指出,小行星上保存了太阳系形成初期的原始讯息,对探索太阳系的起源与演化有重要意义。小行星的发现和研究不仅大大丰富人们对宇宙和太阳系天体结构的认识、推进天体力学的发展,而且对促进人造卫星上天、人类迈入宇宙航行时代起到基础和开拓的作用。因此,“吴汝康星”将在未来小行星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据了解,小行星大多集中在太阳系火星和木星的轨道之间绕日运行,按照国际规定,漫天的恒星只能用星座及其数码表示,只有太阳系中小行星才能由发现者提出命名。早年发现的小行星大多以希腊神话中神仙的名字命名,后来随着小行星发现数目增多,许多国家、城市和知名人士的名字成为小行星的星名。为了统一规范,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专门组成由国际著名科学家组成的小行星命名委员会,负责接受和审议全球新小行星的命名工作。小行星发现者提出的命名申报经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国际小行星中心将在《国际小行星通报》上正式发布,并通知世界各国天文台此星名成为该小行星的永久星名,并列入每年出版的《国际小行星星历表》上,永载天文史册。小行星的命名具有国际性和永久性,是一项崇高的国际荣誉,命名一旦获国际批准,将为世界各国所公认。
未来宇宙星空将闪耀更多“中国星”
中科院古脊椎所所长邓涛指出,在吴汝康院士开始做古人类学研究工作之前,中国人类化石地点局限于北纬38度至40度之间,到1959年则扩大到了从北回归线到北纬45度的广大范围,不少新发现也填补了中国人类化石在时间区段上的空白。
他说,小行星命名是一项国际性、永久性的崇高荣誉,以吴汝康的名字来命名永恒的行星,体现了国际社会对其学术成就的褒奖及其科学精神的永恒,也是对从事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学研究工作者极大的精神鼓舞。中科院古脊椎所一代代的青年学者,将沿着吴汝康院士等老一辈科学家的足迹,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不断探索、开拓未来,勇攀世界科学前沿的高峰,未来宇宙星空将闪耀更多的“中国星”。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副台长吴雪峰说,小行星的命名具有重要意义,是一件值得后人去回顾、去传承和拓展的事情。“今天我们在吴汝康院士毕生研究从猿到人如何演变的地方来举行‘吴汝康星’命名会,以此表达我们对吴汝康先生的崇高敬意和永远怀念”。他表示,这颗满载着吴汝康先生光辉业绩的“吴汝康星”,将永远闪耀在宇宙星空之中。
何梁何利基金(香港)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基金评选委员会秘书长段瑞春表示,吴汝康先生是何梁何利基金2000年度科学与技术成就奖获奖科学家,他为祖国科学事业毕生耕耘、鞠躬尽瘁,而且学术精深、品德崇高、贡献卓著,吴汝康先生获准国际小行星命名,是当之无愧、众望所归。“从此,宇宙星辰又多了一颗具有中国符号、科技特色、古生物学元素、何梁何利基金光环的‘吴汝康星’”,这体现了国际社会对吴汝康先生卓越科技成就和创新风范的高度褒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