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专业润色品牌,国际知名期刊推荐!

易智学术微信服务号

关注微信获取最新优惠和写作干货,随时手机询价或咨询人工客服,更可实时掌握稿件进度,加速稿件发表。

联系我们

18696157148

info@yizhixueshu.com

周一至周五:9:00-17:30

周六至周日:10:00-17:00

近半大学教师,被工作折磨到筋疲力尽

据《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官网消息,美国西部州长大学(Western Governors University)下属实验室发布一份报告,表示大约十分之八的教职人员认为,,由于技术的原因,他们总是「在工作」,而 64% 的人表示,技术让他们很难从工作中休息一下。


41% 的教师表示职业倦怠,这与高度的技术疲劳相关。研究人员于 2023 年 11 月对涵盖社区学院、在线非盈利大学和四年制实体大学在内的 359 名教师进行了调查,研究教师在面对快速发展的教育技术(EdTech)工具(如人工智能和大型语言学习模型)时的体验。该报告发现,虽然 92% 的教师希望在课堂上使用更多的 EdTech 工具。

只有 42% 的教师认为人工智能工具会对教师产生积极影响,49% 的教师不会在课堂上使用它们。只有不到 33% 的人认为高等教育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其中在线教学的教师对教育技术和高等教育的未来持更积极的看法。

中国高校的教师,为什么这么累?
 

这样的困扰,在中国的高校教师身上也很常见。教学、科研、房子三座大山压得喘不过气。

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2017年曾刊登文章,介绍了瑞典延雪平大学教授佩尔松所主持的一项讨论世界高校中哪国学者最有压力的研究。这项研究将压力分为0到5共6个等级,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学者的压力为5级,而且中国也是世界上唯一占据5级高位的国家。

“中国高校教师现在面临的压力之大可谓前所未有。越是优秀的高校,教师的压力越大。压力来自各个方面,从生存压力到职业压力,几乎是全方位的。”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郭英剑表示。

另外,发表在《开放教育研究》的一篇文章揭示:本文以437名高校教师为调查对象,以他们的工作时间长短和时间分配为主线开展研究。结果显示:高校教师每周工作时间超过《劳动法》规定的法定劳动时间的18.8%。大部分教师觉得科研使他们“累”,尤其是倾向做教学型的教师,科研带来的疲劳感更强。

众所周知,博士想在高校站稳脚跟至少有三道坎。

第一,高校教师的入职标准严格,顺利入职是一道坎;

第二,初期青椒事儿多钱少,维持生活是一道坎;

第三,各类考核时间紧压力大,基金的申请也是一道坎。

试想,一个刚刚毕业的青年博士,其不高的收入除了付房租和基本生活费用之外,几乎所剩无几,他们如何去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双重压力?

高考不复读,博士不延毕。以这种最理想的方式来估算博士生的培养周期,一名博士的成材也至少要寒窗苦读23年。寒窗苦读23年后,出了学校再进学校就已是而立之年。未娶妻,未生子,还未成家,也难立业。终日为生计奔波,博士毕业的日子也难以挣到生活的体面与安稳。

青年教师在30岁到40岁之间是最为关键的十年,在生活上刚刚开始担负起人生、家庭的责任,在学术道路上开始真正独立的艰难爬坡阶段,这个时期非常需要管理者和方方面面的理解、支持与关爱。

当然许多高校已经认识到了这种困境,许多学校,尤其是欠发达地区高校已经把提升高校教师收入的工作,尤其是提升普通青年教师的待遇的工作提上了日程。

正如周忠和院士所说的:只有让科研人员过上体面的生活,才能让大多数科研人员不为各种窘迫所困,不为五斗米折腰,不热衷忽悠项目,不为形形色色的外部诱惑所动。松开心中的“绑”,才能真正做到心无旁骛,放飞想象力,激发最大的创造力。



文章来源暮格课堂整理自Times Higher Education、必记本、麦可思研究、青塔、质化研究。

仅用于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发表时间:2024-09-20

作者:易智学术

浏览次数:1304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