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专业润色品牌,国际知名期刊推荐!

易智学术微信服务号

关注微信获取最新优惠和写作干货,随时手机询价或咨询人工客服,更可实时掌握稿件进度,加速稿件发表。

联系我们

18696157148

info@yizhixueshu.com

周一至周五:9:00-17:30

周六至周日:10:00-17:00

双非导师的“狼性”要求:每天工作14h、全年无休

发表时间:2024-09-09

作者:易智学术

浏览次数:1963

微博上,有位博主分享了某位“双非”高校硕士生导师的招生要求:

图片来源:google scholar

据悉,这位硕导每年都会给参加研究生复试的考生发邮件,告知上述要求,并请考生认真考虑是否适合从事这种强度的研究,是否继续参加考研复试。


这位导师向我们展示出了一幅非常“艰苦”的读研画面:

第一,全年无休。只有到了春节,才可放7-14天。

第二,每天的实验室工作时间达14小时。除了回寝室睡觉,你基本走不出实验室了。

第三,被录取后,须立刻马上进实验室工作,即便离正式开学还有很长一段时间。

网友对该导师提出的要求褒贬不一。

有些网友很赞赏他的坦诚,把丑话说在前面,把劝退工作作在复试之前。


有些网友则表示质疑。质疑集中于两方面:付出、所得。

一方面,科研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他不应要求每个研究生把全部时间、精力都投入到科研中。人生不能只有科研而没有生活和娱乐。这样枯燥无味的科研并不是大部分人所追求的。

网友@sci_accepted 的评论也有代表性。


另一方面,网友也质疑这么大的付出能有多少回报。

这位硕导坦言:学校是”双非“。然而,若能有上述狼性态度,毕业时至少会有一篇一区SCI论文入账。


不少网友对此并不买账:1、“双非”文凭成色不足,后续就业、读博都不好办。2、SCI论文是有,但不知道能排第几。

总而言之,回报与付出很可能不成正比。



这些要求是硬性规定吗?真会严格执行吗?




这恐怕只有该硕导实验室的人才知道了。我想起了另一件事:某博导要求博士生5年发8篇一作SCI才能毕业。


后来,我们才知道这不是硬性规定,只是博导的激励手段。



每天花14小时在实验室里工作算多吗?




大部分网友认为,每天工作14小时确实是一个相当长的时间,特别是在实验室环境中。长时间工作必将带来不少负面影响,比如疲劳、压力增加和健康问题。
然而,有些科研工作者也给出不同的观点。

豆瓣上,有位研究生导师发表了肺腑之言:

作为你们的老师,我现在每周工作60小时,踏踏实实的60小时。阅读,实践,思考,讨论和请教,周而复始。其实这还不够用,因为我既要独立做这边自己的课题,还要协助各位完成你们的课题。那么对你们的要求降低一些,每周50小时吧。希望是真实而有效率的50小时,思维和四肢都处于激活状态的50小时。

大家千万不要认为这有什么不得了的,跟国外就不用比了,单就国内而言,北大、清华、中科院研究生的工作状态,比50小时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能否认我们学生的天赋,但我们的天赋大约不会比北大、清华、中科院或者Stanford, Harvard,UCBerkeley的学生高很多。一周工作40小时或更少,我们拿什么去竞争?

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院士曾给自己的博士生写了一封信。信中坦言:

对博士生而言,每天工作12小时是正常的,少于这个时间就不正常了;每周工作六天半以上是正常的,少于六天半就不正常了。



文章来源科研城邦、知乎、豆瓣、微博

仅用于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相关阅读